有机花菇栽培生产技术及初加工操作规程
一、准备材料
1、木材组按生产袋数计算木屑用量,7月15日前完成备料量,不符合花菇生产的树木不能混入。
2、木屑加工组木材切片晒干,含水量不超过15%,加工后的木屑用麻袋装好,放于干燥处。
二、培养料配制及装袋
1、配方:木屑78%,麸皮20%,白糖2%,加自来水拌匀。
2、装袋:将培养料按量装于塑料袋,检查装袋是否紧实,袋头是否扎紧,是否有损伤。
3、从拌料至装袋结束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。
注意事项:培养料一定要搅拌均匀,堆积时间不能过长,按配方调节好水量。
三、培养基灭菌
1、将袋装于灭菌池内,每池容量1000袋。
2、装袋结束至进池时间不超过1.5小时。
3、常压下料袋进池至上温(100°C)不超过5个小时。
4、常压下上温(100°C)要保持14—16小时,中途严格检查,不得停火、降温、缺水。
5、灭菌完毕趁热卸袋,并逐袋检查,发现破裂应立即贴封。
6、运袋过程,应严防被雨淋湿和袋面划破。
四、接种
1、接种前接种室要严格消毒,检查是否符合无菌操作条件。
2、检查菌种并进行处理,如有不合格的菌种,应立即淘汰。
3、接种前作好个人卫生后入室。
4、接种人员互相配合,环环紧扣,严格按无菌操作。
5、接种结束后立即通风半小时,然后关闭门窗培养。
注意事项:接种穴要求种块上紧下松,孔面要平、伏。
五、菌袋培养管理
菌丝定植后第七天进行第一次翻堆,及时将被杂菌污染的菌袋检出重新加工。半月后进行第二次翻堆,过15—20天进行第三次翻堆,再过半月后进行最后一次翻堆,按要求严格遵守执行。
花菇菌丝发育的温度范围在5-32℃,最适温度24-27℃,在温度10℃以下和32℃以上生长不良,所以,主要是视气温变化调整培养袋堆叠形式来调节温度,另外,视菌丝生长速度进行刺孔通气,以改变袋内缺氧状态。
降温措施有以下几个措施:早晚通风,室外隔离,减少对流。
增氧措施:当菌丝发育到直径8公分时,用1.5寸铁钉在每个接种穴四周刺四个直径0.2——0.3公分,深度1公分的通气孔,使菌丝正常蔓延。最后一次是出菇前7-10天进行,用2.5寸铁钉对全袋刺孔20-40孔,深度2.5-3公分,统体刺孔增氧培养,以刺激菇蕾形成。在整个刺孔增氧培养过程中,每支菌袋刺孔总数在60-100孔,温度高于28℃时暂不刺孔,且同一室刺孔宜分批分期,避免高温“烧堆”。
六、花菇出菇管理
1、菌棒排场:出菇气温需在18—20℃,在连续气温下降的晴天搬入菇棚,搬运时气温要稳定在20℃终日气温下进行。
2、温差催蕾:采用白天用薄膜覆盖,夜间掀开,让冷空气刺激菌棒,促进菇蕾生长。
3、割口现蕾:当幼蕾长至1-1.5CM时,用小刀割2/3—3/4,保留薄膜,保持温度10℃--20℃,湿度80-90%,现蕾数量视价格和天气灵活掌握。
4、干燥催花:当幼菇长至2—2.5CM时,尽量使棚内空气湿度达到55-70%,促进菌盖开裂,降湿措施为:通风、增光照。
七、采收
如果干销,可以八成熟,菌盖尚未全开,保持内卷时采摘;如鲜菇外销,则以菌膜完整为主要标记,四至六分成熟就要采摘。另外还要看天气,如天晴转阴雨,应提前采收否则白花变暗花,暗花变光面厚菇。采摘时菇脚不要留在菌袋上,以免腐烂。
八、初加工、包装、运输
花菇采收后,分级精选:LL级(6--7厘米)、L级(5--6厘米)M级(4--5厘米)、S级(3--4厘米)。包装采用塑料袋抽真空和塑料托盘小包装,选用可降解的环保型包装材料。运输时,采用冷藏车(1℃--3℃),及时销售。